Levy's ink.
Doodles, whimsy & life.
About
Blog
Mess
Catalog

2016 Fall DIY申请总结:准备篇

2016秋季申请季已过,剩下的就只是等待结果。本来老早就打算写申请总结的,可迟迟不露面的结果让我始终无心做和总结有关的工作,本来说好的二月底能见分晓的项目迟迟没动静,三无一直持续到三月上半旬。3月5日早上8点,一封来自CMU INI的录取邮件出现在我的手机上,宣告我总算摆脱失学状态。现在开始总结和记录下从准备到结果的整个申请过程吧。

申请项目 & 结果

因为懒,所有申请的学校都满足 如果我只有这个学校录取我我也会欣然前往的条件,最后确定的项目就非常少。申请的项目、定位和结果、以及出结果的时间如下:(没有注明说明尚未出结果)

  • [彩票] Stanford Master of Science in C.S. (3月18日被拒)
  • [彩票] CMU Master of Science in C.S. (3月2日被拒)
  • [主申] CMU Master of 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 (3月16日收到录取)
  • [主申] UCLA Master in C.S. (3月24日收到录取)
  • [主申] Georgia Tech. Master in C.S. (3月29日被拒)
  • [保底] UCSD Master in C.S. (4月2日收到录取)
  • [保底] CMU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Networking (3月5日收到录取)
  • [保底] 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 in C.S. (3月17日收到录取)

申请整体流程

接下来就是正文了,先介绍整个DIY申请流程并作为提纲,接下来分阶段记录我想写的东西和之后的感想、得失总结。

关于申请的流程,一亩三分地上有新手教程帖说的非常详细,我当初也是通过这个帖子及其相关链接开始起步,对整个DIY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也自己总结一下:

  • 确定留学意向,大概确定留学国家和时间
    • 维护GPA
  • 确定读Master还是PhD,选定几个细分的发展方向
  • 备考TOEFL / GRE
  • 丰富简历
  • 进入申请季
    • 联系推荐人,准备推荐信
    • 选校,决定项目
    • 按要求通过ETS寄送标准化考试的成绩
    • 准备CV, 分项目准备PS(SoP)
    • 按需求开具并寄送学校成绩单
    • 填写并提交表格
  • 后申请季
    • 等待结果
    • 选定中意的项目,准备财产证明,办理签证

接下来按部分对以上阶段写一点我想说的,准备篇将介绍进入申请季前的部分。本篇日志只会记录申请季前的部分,对申请季及以后的部分请参考2016 Fall DIY申请总结:准备篇

确定意向, 国家, 时间

留学嘛,最重要的就有决心。且不说出国的准备过程漫长且艰辛,光说最终申请季DIY的时候需要和一打学校联系、追踪、准备、各种麻烦事儿伺候着就已经对个人耐心是极大的考验,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坚定的决心是很难走到最后的。我也知道有因为觉得麻烦/拿不下GRE等而放弃转而保研的人,尽管不觉得这是错误的选择,但至少能说明,如果你没有坚定要出国的决心,那还是趁早选择其他道路比较好。

我作为CS狗,本来在国外的发展前景就比较可观。再加上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同的文化,一直都有去美国的打算。所以确定意向是很早就完成的事。

在确定了意向之后,随着需要尽早弄清楚的是留学国家和留学时间:不同国家的大学、对应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相关留学甚至是移民政策、需要准备的东西等完全不同,就拿最简单的英语考试来说,美国的研究生申请主要认托福,部分认雅思,同时必须考GRE;而欧洲的研究生通认雅思,部分认托福,大部分不要求考GRE,因此,如不能确定留学国家,前期所做的准备和搜集的情报可能在后期完全派不上用场。对于留学时间,绝大部分人都会考虑大四毕业后马上衔接硕士教育,但也不排除一部分打算Gap一年丰富简历、调整方向的申请者存在。故这一点也是需要考虑的。

以上问题给出答案的时间越早越好,对我而言,几乎在大学入学开始就已经坚定了留学的打算以及毕业马上去美国的时间和地点安排。个人认为在大二开始前需要完成对这个环节的准备,否则可能对之后的行动产生负面效果。

维护GPA

一旦确定要出国,就好好留意GPA吧。尽管申请过程中GPA不是最重要的,但的确是联系较好大学的敲门砖。据我所知,对硕士项目而言,部分大学将其视作Negative filter,即门槛;而另一些学校甚至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来衡量申请者能力。

我认识专业能力极强、但因为基础课程低分导致GPA低下、被名校拒之门外的同学,然而就专业素养而言,他却能比录取者高不少。至于GPA怎么拿高...我没发言权,总之认真学是最重要的嗯。

当然,维护一个好看的GPA有更为长远的作用:在学生前期,GPA几乎是唯一能证明个人素养的定量数据,所以在大家都没太多其他履历时,一个好的交换项目、不错的实习、奖学金等的竞争,会极大依靠GPA进行评判。而在靠GPA拿到了这些机会从而丰富履历后,则更容易拿到更好的,进入良性循环。

确定学位、方向

说白了,就是要读硕士(Master)还是博士(Ph.D.)。在美国的学制里,博士多为5年毕业,而硕士分M.S.(Master of Science)和M.Eng.(Master of Engineer)的不同毕业时间从1~2年不等,最短的甚至9个月。除了时间,不同学位、甚至同种学位不同项目的目标、侧重千差万别:博士几乎都是科研最重要的,而硕士分授课型、工程型和研究导向型,他们的培养方案、毕业去向、招生偏好都和项目类型有重大联系,在选校前最好决定自己的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Master大多是自费的,少数有小奖,极少有全奖。而PhD多是全奖(近几年貌似也有学校经费穷到揭不开锅居然招自费PhD)。所以做选择时也要考虑家庭条件。

如果不喜欢搞学术、想投身工业或想尽早去硅谷,那么选择硕士较为明智;如果志在发掘人类认知极限,当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那么读PhD是理所应当的。两者毕业去处也有所差别:硕士毕业绝大多数投身工业界,少量申请PhD;而博士毕业生一部分当各大学的Faculty,部分进各研究院,也有相当部分投身工业界。在这里做选择完全凭借个人志向。

另外一个需要确定的是,个人的兴趣方向。尽管硕士项目很多不涉及方向,但像CMU这样的大CS系会有不同方向单独招生的项目、UCSD/Stanford等通用CS项目也会在申请时让你填写方向。故确定兴趣方向、并在这上面有所发掘是很重要的。个人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在大二结束前完成,甚至更早。而我个人认为我在方向确定上晚了一些,导致失去了在这个领域更早发展、从而抓住更好机会的时机。

备考TOEFL / GRE

备考英语考试一定是很多出国党抹不去的疼。我认识不少GT考了不下十次的小伙伴——简直堪比马拉松啊,即使是英语底子很好的人,也有不少二战GRE的。而我在这上面稍微省了点心,既没有上新东方,也没有二战,托福和GRE均简单粗暴的一次解决,也算是运气使然吧。

从重要性来说,我听到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对于硕士,托福大于GRE,但都是Negative filter。而GRE中V>Q(好吧Q大家都一个分)>AW。也就是说,T G分高用处不大,但分低可能导致直接被拒... 申请时的经验是,对于CS上比较好的项目,TOEFL往往卡100,一般105+非常稳妥;GRE一般不公开设卡,但325是较为稳妥的分数,AW由于不重要,故3.0是不拖后腿的下限

托福

2014.7.12考试,托福战了一次,108分(R30, L27, S24, W27)

托福...怎么说呢,周围的小伙伴有几站搞不定的,也有一次就拿到极高(110+)分的,总而言之,托福测验的是受测者对英语的熟悉程度,即,能多么熟练地将其作为语言运用。故,托福的科目也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听说读写轮番轰炸了:说实话,我个人英语水平相当平凡,如果要达到满足出国能正常学习生活的水准,也的确需要托福这样的考试把关。

废话不说,托福的准备有两大利器:TPO,机经。

TPO, Toefl Practice Online,是ETS官方的全真模拟测试题,目前有接进40套且在继续增多中。由于TPO与考场真题极度接近,所以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尽量多的成套完成TPO是很好的备考方式。尽管在官网能用40+CNY/套(不记得了,如果有误请指正)买到,但非官方渠道的模考软件已经集成了所有发布的TPO,省去这一千买题的钱了。我备考时所用的软件是 小站TPO模考软件,当时我用的还是只有33套的版本。

在提前两个月背完单词后(托福单词要求相对较低),我直接用TPO备考。而我使用TPO的方法是,早期(两个月到两周前的时间段)分散做听、读两部分,主要熟悉题型并用分数配合检验其他提升对应英语能力方式的工作效果。后期(考前两周内)成套做TPO:白天做客观题找感觉(每天做3套听、读),晚上完成这部分的口语。这样的状态保持到上考场,最后发挥异常稳定。

在四个科目里,我口语是最弱的一项:嗯...大概弱到不能完整的说半分钟以上英语的地步,而我训练时间也并不充裕:从考前两周开算,而且当时还要熬夜应付前端小学期繁重的作业。我的训练方式是,将TPO的题目按同题号分组、一组组刷(如刷一晚上的每套TPO前两题)、录音、返听(前期返听真是对自己自信、自尊的残忍打击...)、搜集优秀录音、对比、重复答题并录音... 直到自己较为满意为止。配合机经在最后突击准备,在最后很幸运地拿到了24的Speaking。

至于写作... 因为我个人准备时间不足,简要看了看优秀作文就操着高考写作水平上了。最后居然拿了27的Writing,也是奇迹了。可是这绝对不是应该轻视英语考试写作的理由,我在之后GRE准备时就因为写作吃了大亏。这个下文再讲。

讲完了TPO和准备,再说说机经。机经是各大培训机构基于托福出题规律的观察和猜测后给出的题目预测,一般会在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陆续放出,随着考试的迫近会不断放出缩小范围的机经,而超小范围版往往在考前5天出现。机经的最大作用是提供写作和口语两个主观科目的题目预测,从而让考生有所提前准备。在我考试的时候(2014年),托福超小范围机经也有相当不错(40%)的命中率,而综合多家超小范围机经后每道题目其实需要准备的也就只有10个左右的猜测。有不少考生会提前很久准备,把所有题目都认真做一遍并尽量背住。这样完善的准备自然不是坏事,但我懒癌+时间紧张,只在考前两天简单作答了一下部分听力题目,写作题目打了一下腹稿。但事实证明,口语6题中4,事先说过一次会让临场答题时有恃无恐得多。

总之,TOEFL准备的精髓还是培养语感啦...

GRE

2015.7.5考试,战了一次,Verbal 162+Quantitative 170+AW 3.0。

先引用一句我们辅导员的话:“在清华你有机会接触两种极致的考验,其中身体上的是北马(马拉松),精神上的是GRE。”

GRE对我来说,我相信也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问题都是两点:词汇、逻辑。首先说词汇,GRE的词汇远远和托福不是一个量级的,想记住、做到英译汉尚且困难,更别说汉译英或更熟练地使用了。而逻辑,则是克服词汇问题后又一个大坑,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国人和老美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国人觉得理所当然的地方,老美觉得有必要证明;而国人觉得应该延伸的部分,老美却嫌过度推理——再加上GRE无论是填空、阅读还是AW都非常注重考察美式逻辑,故如果不能Think in American,在对付GRE题目的过程中会总处于正误皆不知所以的状态。

词汇问题... 有毅力就好,我刷了6次三千和1次红宝,配合手动录入有道单词本的方式进行复习。由于红宝扩展词汇部分过于生僻,到后期放弃对这部分的复习转而专攻三千。个人体会是,背熟3K,GRE考场上就不太容易因为词汇问题影响阅读速度或填词推理。尽管只用对付3K,每天的记忆量仍然极大:我花了三个月准备单词,平均每天有道单词本会推送给我1000个单词复习,由于量极大而易忘,只有保持高频复习方能保持。到临考十几天的时候每天精神振奋晚上睡不着觉,遂起床继续刷3K,刷着刷着就困了 Orz... 在过完6次后,GRE考场上几乎没有因为词汇问题影响做题速度。

逻辑问题的话,我个人并不觉得在准备中得到了很好解决。由于迟迟无法融入美国人的思维,我只能用生硬的刷题的方式来找感觉、模仿,从而顺利挺过Verbal的逻辑考量。但对于更重逻辑的AW,我就因为模仿得形似神不似,再加写作练习很少(托福写作裸考27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所以很作死地在GRE考前一周不到才看了看题目、练了练笔),最后拿到了3.0的低分(3.0已经排在后20%了)。

在第一次记完单词,继续按计划复习的同时,我就开始正式准备GRE了。而我的准备方式异常粗暴:刷题。可GRE不比托福,没有TPO和机经相助,题源从哪里找?这里我推荐一个在准备GRE过程中对我帮助最大的网站,考满分。几乎我GRE的全部刷题工作都是在这个网站完成的: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uh...没错就是做了这么多题... 从陈琦24套开始练词汇,然后做完新东方内部题库,Kaplan,巴朗,陈虎平和Mangoosh。在刷题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老美的逻辑:刚开始做填词题目时,整个人都是懵逼的,做出来对答案也一次次摧残着自信。当慢慢习惯这种方式后,正确率上来了,做题也就有积极性了。另外,建议难易题目交替做,维持一定的信心又不至于被水题淹没,总之刷题之路道阻且长,hardcore but effective!

GRE考试本身来说,难点在于Verbal的时间控制和精力分配。三个小时3+2的轮番轰炸真的会让正常人很吃不消:我在考场上又偏偏碰上了V+Q+V+Q+V,做到最后一个V的最后一篇阅读时,整个人的注意力和逻辑思维已经完全混乱,无法收拾。所以,模拟考试很重要——在考前两三天做个几套全真模拟是最好的,而这时候就是PP2登场的时间了:PowerPrep 2是ETS官方的GRE模考软件,和TPO地位相似。缺点嘛,就是然而他只有两套=。=...... 嘛,所以pp2务必用在刀刃上,考前做全真模拟进入状态实在是不二之选。我两套pp2分别做出了159+170和163+170,考试拿到162+170,还是相当准的。

丰富简历

说完了前面的硬实力(G/T/GPA在申请时常被戏称为“三围”),其实软实力在申请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PhD申请者,最重要、乃至超过三围的因素自然是科研能力,厉害的导师、出色的科研经历以及发表的论文是最好的证明途径。而对于Master申请者,软实力的体现则要多元化得多:科研经历、工业界实习、项目经历、创新经历(创业、专利)、各种比赛(ACM、建模大赛)等等,总之,能拿的出手的,都能丰富个人简历,也会根据学校的不同而以不同权重的形式体现正面作用。

那么常见几种大牛的路线有以下几种:

  1. 科研流,尽量早进实验室接触科研,和学长学姐做实验熟悉本领域的各种专业行为。而后跟着导师或暑期研修做一些成果,甚至发表。此路线走下来,退可守研究型硕士,进可拿各大PhD,对志在科研的大牛十分合适。
  2. 实习流,在保持GPA的前提下实习、实习、实习,从国内互联网巨头实习到谷歌、微软等美国企业,做出较好的成绩甚至拿到推荐信。十分适合申请各就业向硕士,对研究型硕士帮助也不小。
  3. 项目流,万物皆项目,每个大作业、每个日常生活的小点子皆可全力以赴做成开源项目。这条路对编码要求和做事认真度的考验自不用说,缺乏激励也让该路线变得比较艰难。但是能证明编码能力和项目领导力的证据对各种硕士项目均无往不利。

而我由于对科研不太感冒,同时也不是大牛,也就选择了一边做项目一遍找实习的混合路径:把一些大作业认真拓展为开源项目的同时在微软OSGC实习了三个月。另外,在实验室的工作也以实现系统为主。尽管缺乏拿得出手的成绩,但我在这些方面都有过的折腾到最后还是起了一定正面效果,另外,认真对待课程实验给我意外地带来了充实的推荐信。这个下文再讲。

总之,丰富简历最重要的是用心。只要用心做,审核者会感受到你的努力并被打动而给你offer的~ (不好意思灌点鸡汤)

准备篇就到此为止了,写得比较意识流,还请各位多加指正。申请流程中进入申请季以及之后的部分将在下一篇博客中继续叙述。欢迎关注:2016 Fall DIY申请总结:准备篇